导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那么,“十四五”时期应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在统筹协调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人民日报》理论版推出整版,刊发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高世楫的文章。
言之有理工作室为您解读其中要点。
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郇庆治认为,要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深刻认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强调人类必须下决心抛弃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观念,转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上,需要自觉认识与遵循自然规律,既包括自然界物质运动与生态系统本身发展的规律,也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十四五”时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重要抓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向着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砥砺前行。
怎样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杜祥琬认为,实现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 能源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蓬勃发展,为能源转型提供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撑。 目前,全球能源结构正处在以油气为主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加速转型的阶段,我国能源也处于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多元发展、向非化石能源转型的阶段,能源开发和利用绿色低碳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这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驱动力。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日益融入能源产业,也重塑着能源业态。
过去,人们常用“富煤、缺油、少气”形容我国能源资源禀赋。
在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分析,就会发现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丰富的非化石能源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资源成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怎样在统筹协调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高世楫认为,要为推进绿色发展汇聚制度合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进入“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承载着新使命,也面临一系列新挑战,需要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汇聚生态文明制度合力,必须坚持以系统观念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入手,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有效发挥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的作用,处理好经济社会组织结构、价值目标与功能耦合的关系。
(言之有理工作室赵渊杰编辑)(责编:吴兆飞、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