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由世界。 听众朋友,你好。
最近,用大喇叭喊话防疫的河南硬核村长再次火了:“告诉各家娃娃,咱就地过年,亲情不减。
实在想你爹娘,买点年货送回家。
”大嗓门的喊话之下,确实不少年轻人开始往家里邮寄年货了。
人未归、礼先到,“人不流动年货走”,网购拜年是人们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适应,也成了这个特殊的年节,在亲情与疫情之间,大家“寄乡愁”的重要方式。 难,几乎是所有人对过去这一年的感慨。
疫情成了2020全世界的最大黑天鹅。
几乎所有生活的常规套路都被打破。 大家一边要敬畏疫情,一边要照顾亲情,一边是小家很大,一边更有国家大局。
有外出务工者一面坦陈:“两年没吃上正宗的家乡饭了,想念”,一面还是说“还是安心就地过年吧”。
在中国人眼中,最大莫过年。
但同时,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大。
两相比较,唯有克制与敬畏。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离不开如履薄冰的谨慎。
所以,钟南山院士“感谢春节不回家的你”,网友也互相鼓励:愿过年不回家的你都被温柔以待。 为此,我们也想对所有就地过年者说一声谢谢。
当然,无论回家还是就地,年依然要过。 我们这么在乎“年”,因为年是所有传统礼俗与家庭人际关系的总括。 围坐一起的一把瓜子,能磕出一年的心路;一碗米海茶可以倒映各自奔波的身影。 好在,尽管行动半径小了,但数字化极大提高了生活便利度。 几天前,由商务部牵头开展的“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正式开启。
仅在淘宝平台,就汇集了来自山西民权的贡麻花,湖南城步的辣椒、贵州普安的红茶、云南的沃柑、吉林汪清松子、河北张北亚麻籽油等全国832个脱贫贫困县的万种年货,借助网线为亲情连线。 而这一切,得益于中国近些年数字基建的突飞猛进。 有经历过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那年春节的人说起,那年列车上泡面告急、供电不知何时恢复、回家之路愁肠百结,今年虽然要原地过年,但是再远,也能“见屏如面”,让散落天南海北的朋友开上“线上茶话会”;再远,也能让家乡年货及时抵达。
就地过年,亲情不减,物品供给焦虑少了,即时的问候多了,这是顺心之外的安心。
莼鲈之思谁都有。
年味,无疑是过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几天,几个微信群都在讨论过年吃啥。
北京人说是护国寺的小吃;广州朋友说那必须是陶陶居的盆菜;苏州人说怎么少得了松鹤楼的松鼠桂鱼;武汉人说至味只是红菜苔;云南朋友不甘示弱,说诺邓的四年陈火腿是极好的,爆浆的石屏豆腐最是难忘。
如果有长沙人在场,老年味可能是火宫殿的臭豆腐,而新年味或许只属于网红奶茶。 对于绝大多人来说,年货是寄回家的牵挂;家乡味是最深处的乡愁。 少年远游,人离家越来越远,但胃里却是“乡音无改”。
过年不回家的你,现在最想吃的家乡味是什么?有需求就会有供给。 今年,几乎所有这些传统的大牌老字号都在发力半成品市场,它们在网上旗舰店推出了整桌半成品年夜饭。
对那些平时看着下厨APP还手忙脚乱的的年轻人,这是一根撬动“独立过年”的杠杆。 三五朋友到场,一桌半成品年夜饭寄到,这顿可以一挥而就的大餐,大概率不会糊了。 我们也注意到这样一个新现象。 因为网络拜年,许多90后、00后第一次登上家庭历史舞台的C位,当之无愧成了家庭拜年主力军。
曾经,他们是在父母的衣角后去亲朋处拜年,但现在变成了代父母下单,以家庭之名向叔叔伯伯阿姨捎去一声“春节好”。
一个细微变化,让新年俗有了成长的意义。 这正是:人不流动年货走,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之山)。